一念之差,钢丝绳套牵出生态警钟
2024年10月20日,郝某某将住处后山上拾得的钢丝绳套,布设在十堰市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坡村4组五条岭茶厂后山中。他没料到,这绳套没套到任何野生动物,反倒误套了村民孙某某的家牛,导致家牛受惊从山上跌落受伤。案发后,郝某某懊悔不已,主动赔偿损失、真诚道歉。2025年4月,孙某某出具《谅解书》,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茅箭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5年7月3日,茅箭区检察院就郝某某非法狩猎案召开听证会,承办检察官以“案情还原+法律解析”双线展开,清晰阐述拟作相对不起诉的理由及法律依据。郝某某在保护区设套捕猎,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1条第2款,但鉴于其如实供述、认罪态度好,且积极赔偿并获谅解,情节特殊。听证员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经提问、评议,一致认为:郝某某归案后如实供述,未对野生动物资源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犯罪情节轻微且悔罪诚恳,同意拟不起诉的意见。
青山见证,一场含生态温度的宣告
从听证会现场到赛武当保护区,司法程序的延伸涵义深远。赛武当资源保护科全体干部、司法所负责人、辖区各村村民委员会负责同志、大川镇政府分管领导、大川派出所相关同志和阳坡村党员群众代表等齐聚赛武当保护区阳坡村委会三楼会议室,共同见证公开宣告时刻。
“经审查,郝某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但鉴于其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认罪认罚、赔偿获谅解等情节,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对郝某某不起诉……”茅箭区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刘开永当场宣读涉野生动物案件不予起诉告知书。他强调,此次公开宣告更注重以案例普法,让公众深刻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明白伤害野生动物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更可能触犯法律,同时也要知晓除陆生动物外,鸟类、古树名木及野生植物同样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保护它们也是法律倡导和要求的,从而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与生态观念,而非单纯惩戒个体。
郝某某深深鞠躬,表态发言时语气坚定:“我以后再也不干这种糊涂事了,一定好好保护野生动植物,做生态保护的守护者!”这场公开宣告,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更懂得“生态保护无小事,一念之差可能触法”。
以案释法,让生态法治理念入人心
检察官刘开永化身“法治讲师”,结合刚宣告的案例开起“移动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案情细节,深入讲解生态保护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把“非法狩猎的法律后果”“禁猎区与禁猎期的划定意义”等专业知识融入案例中,生动阐释“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司法理念,让在场人员深刻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法治边界。
保护区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露和大川派出所民警也加入宣讲行列,他们围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近年来辖区内发生的非法采摘、携枪支捕猎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详细剖析当事人的违法根源与法律责任,强调“生态保护无小事,法律红线不可碰”。
活动最后,工作人员向大家发放赛武当保护区专门编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册,手册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当地珍稀动植物种类、相关保护条例和通告。“原来山上的一鸟一兽都受法律保护,以后看见别人设套,我肯定赶紧劝!”村民王大叔的话,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下一步,茅箭区检察院将持续探索“检察长+林长”创新模式,构建坚强有力的共建共治和群防群控体系,把司法办案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让听证会走进田间地头,让法律宣讲融入景区村落,让条文走出纸面、浸润绿水青山。青山不语,法治有声。相信在检察护航下,赛武当的绿意会愈发浓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将在每一寸土地上徐徐铺展,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