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郧阳也有AED‘救命神器’了。以前也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梦想照进现实了。”近日,郧阳区检察院邀请政协委员对AED投放情况进行“回头看”,过路的市民点赞这个可以救命的民生工程。
AED全称是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可以自动分析心跳、呼吸骤停伤患的心电图,并在需要除颤时给予电击的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非专业人士按照设备语音提示即可操作,可以成倍提高非专业人士救助心脏骤停危重病患的抢救成功率,被誉为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救命神器”。据相关资料显示,心脏骤停致死、致残率高,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现在,在郧阳,只要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AED设备导航,就能找到距离最近的AED设备了。
2024年底,政协郧阳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政协委员李煜婕、索李娜的第95号提案提出了关于加快在郧阳区公共场所配置AED的建议。郧阳区政府计划在2025年建设100个AED急救站作为2025年民生十件实事推进实施。
为推动委员建议落实,确保民生实事落地。郧阳区检察院将该政协提案转化为检察建议进行办理,依法对落实情况开展监督。2025年3月,承办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后发现郧阳区学校、汽车客运站、文化体育中心、景区及公园等公共场发现存在未按要求配置AED设备的情况。检察机关遂予以立案审查,并迅速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磋商。磋商会上,相关行政机关汇总了AED急救站建设情况及差距,并制订计划迅速推进在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交通枢纽、文化体育中心、景区及公园、社区居委会、安置点和大型酒店等公共场所共配置100台AED,并同步对急救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磋商会后,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行动,优先在城区人口密集场所配置AED,构建覆盖城乡的“5分钟急救圈”;协调资源保障,积极筹措100万元AED采购经费,联合红十字会、教育等单位,在配置选址、设备管理等工作中形成合力;科学规划实施,优先在人流量大、风险较高的地方完成100个站点配置安装,并接入区急救指挥平台,实现AED设备智能化管理;开展技能培训,按照“1台AED+3名救护员”的运行标准,对AED配置场所的工作人员开展心肺复苏(CPR)+AED使用专项培训。计划分5期完成300名学员培训,先期已完成2期120名学员的培训考核。
“回头看”现场观摩了红十字会急救人员CPR+AED急救演练和AED配置情况,现场看到AED设备均已配置到位。
“配起来,还要管理好、服务好。”郧阳区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表示,配置AED只是第一步,以后还要在AED急救服务规范化、法治化运行上下功夫,要让AED物尽其用,真正成为心脏骤停急救中的“救命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