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公诉“练兵场” 评议“试金石”——省检察院第五评议组赴十堰开展听庭评议活动

【字号:    】        时间:2025-10-20      

10月13日至17日,省检察院第五评议组深入十堰市检察机关开展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十堰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晏改会,刑检部门负责人市县两级检察院业务骨干,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法官、律师代表参加活动。

 

 

庭审观摩:精心准备同题共答,出庭实战履职充分

 

 

此次活动选取了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办理的五起刑事案件,全面覆盖普通犯罪、重大犯罪、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刑事检察条线。案件类型上有一审公诉和二审抗诉案件;罪名涉及到认定难度较大的虚假诉讼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等,有普通程序案件也有简易程序案件,有认罪认罚案件也有无罪辩护案件,有刑民交织的“杂症”,也有需平衡法理情的“难题”,选取案件全面、典型。 

 

庭审现场,公诉人及出庭检察员围绕核心履职环节展现专业素养讯问环节逻辑清晰,精准突破被告人供述矛盾点;举证示证运用多媒体分组展示,将复杂证据链转化为直观可视的庭审素材;法庭辩论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层层递进,既有力驳斥辩护观点,又精准阐述指控意见,展现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专业素养

 

 

集中评议:一案一评精准把脉,多方会诊共促提升

 

 

庭审结束后,评议组采取“一案一评”方式组织集中评议,出庭团队全面复盘、总结经验与不足。评议组成员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办案经验,逐案开展“精准”指导——既充分肯定亮点,也直指短板弱项,更传授实战方法。 

 

评议组对十堰市检察机关公诉队伍的整体表现给予高度认可,指出检察人员庭前准备扎实充分,“三纲一书”完整规范,庭审举证逻辑严密、焦点突出、指控有力,充分展现了十堰刑事检察的专业水准与责任担当。

同时,评议组从改进工作的角度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庭前准备工作可以更充分,进一步夯实取证基础;法庭讯问的针对性和策略性可以进一步加强,根据被告人供述动态调整讯问思路;法庭辩论环节的释法说理可以更深入,用更精准的法律阐释回应争议焦点;法律文书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可以进一步提升,要把法言法语转化为更通俗易懂、更有感染力的群众语言,增强法庭教育效果。

荆州市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一级检察官李树才建议,检察官与检察官助理在庭审上应强化团队协作配合,文书表述和法庭用语应更加准确、注重细节。同时,公诉人的举证详略与法庭讯问可根据被告人表现适时调整,提升指控效率。

恩施州检察院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全省优秀公诉人李明桥强调,法律文书的事实表述和条款引用必须全面、精准,单位、数字要规范、统一,主从犯认定条款、量刑情节条款,要逐一列明、无遗漏;认罪认罚案件庭前要就量刑建议进行充分协商。

省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陈启兵指出,对类案的检索可以作为办案的参考,但是否在庭审中类比引用要格外慎重。公诉人不能仅停留在“办好个案”的层面,要注重深挖个案背后的社会问题,让检察履职深度服务社会治理大局。要从办案的“工程师”,努力成长为办案的“艺术家”。

评议组组长武汉铁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华婕点评指出,出庭支持公诉是检察机关的核心标志性职能,是高质效履职办案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坚持依法履职,确保办案高质效。要以出庭公诉为核心,进一步强化诉前指导、审前过滤、把好起诉和批捕关口,依法开展两项监督工作。要进一步提升出庭能力建设,讲好检察故事。加大出庭公诉工作总结力度,持续加强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增强检察人员庭审驾驭能力、证据展示能力、法庭辩论能力和释法说理能力。加大典型案例培育力度,以鲜活案例增进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把群众监督融入司法实践,让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检验。要进一步强化专业团队建设。注重研究不同类案特点和出庭规律,针对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加强与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的沟通协作,增强司法共识,达到最优办案效果。

 

 

总结展望:评议收官不收劲,赋能蓄力再启程

 

 

此次出庭评议活动,既是对全市公诉队伍出庭履职能力的“集中检阅”,也是一次靶向精准、务实高效的“专业赋能”同时也是对十堰市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公诉案件庭审评议活动的“阶段性验收”。

今年以来,十堰市检察院综合运用“线上评议+视频抽查+现场观摩”三位一体模式开展出庭评议活动线上评议依托与法院建立的远程视频庭审系统,组织评议人员实时观摩庭审录像;视频抽查采取“不打招呼、随机调取”方式,向法院抽调近期庭审录像进行评议;现场评议组建评议小组开展“突击式”推门旁听,不提前通知出庭人员。通过“评委即时打分、问题当场记录”机制,真实反映公诉人日常履职状态,重点考察公诉人临场应变能力。评议组由各刑检部门负责人、资深检察官等担任成员,并坚持“开门听庭”,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人民监督员参与观摩,听取多方意见建议。注重通过评议活动发现、培养公诉人才,上半年评选优秀庭审案件、“公诉之星”、优秀组织单位若干,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截至发稿,全市检察机关已开展出庭评议活动43件次,其中市检察院刑部门检察官已全部接受评议。

十堰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晏改会表示,评议组的指导意见精准对接实务、直击关键问题,为提升检察人员出庭履职能力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评议收官不是“终点”,而是能力建设的新“起点”。全市检察机关要以此次刑事案件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做实评议“后半篇文章”,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成果转化;注重常态长效,健全能力提升机制,将“实战练兵”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强化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公诉铁军,夯实高质效办案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