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十堰市检察院 > 批捕起诉

“包进重点”骗局收割家长30余万元

【字号:    】        时间:2025-07-23      

自称手握内部渠道,用“疏通关系办理转学”的谎言,精准骗取多名家长31.5万元。7月2日,张湾区检察院对这起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杨某提起公诉。

2024年7月,中考录取的关键时刻,徐某和邓某通过某培训机构老师,结识了杨某,杨某自称在教育系统深耕多年,人脉深厚,当徐、邓二人吐露想让孩子通过“借读”方式转入城区重点高中时,杨某表示自己能办,但需要每人10万元“打点费”。

在不成功全额退款的承诺下,两位家长分别将10万元转入了杨某的账户。然而,秋去冬来,到了年底,录取通知还是杳无音信。面对二人的催问,杨某使用“政策有变”、“领导出差”当自己的挡箭牌,同时表示明年一定把转学事项办好。

无独有偶,2024年12月,杨某的“渔网”再次撒开。经人介绍,家长梁某和卢某也找上了杨某,梁某希望将孩子从普通平行班转入尖子云集的实验班,卢某则希望孩子能转学到离家更近的高中方便照顾。同样的剧本上演:杨某以“需要打点”为由,从梁某处骗走1.6万元,从卢某处骗走1.1万元。

2025年2月,多名家长察觉受骗报案后,杨某才被彻底戳穿,终于落入法网。2025年6月3日,该案被移送至张湾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面对讯问,杨某起初还试图狡辩,声称自己确实有能力办理,只是被“政策调整”耽搁了。然而,深入调查后发现,杨某并不是什么教育系统资深人士,而是一名被法院列入“黑名单”的失信被执行人。每次杨某收到家长转入的资金后就立马用于大额购买彩票及其他个人开支,所收取的费用早已被他挥霍一空。

杨某口中煞有介事的“政策变动”,不过是道听途说、信口开河的幌子,所谓“深厚人脉”更是彻头彻尾的虚构,在如山铁证面前,杨某对其诈骗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杨某深谙家长在升学季的焦虑心理,将他们的期盼变成了自己的‘提款机’。”承办检察官表示,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025年7月2日,张湾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杨某提起公诉,法院正依法审理。

升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所谓“包进重点”的承诺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正值暑期升学季,广大家长要擦亮双眼,通过正规途径了解升学政策,切莫让焦虑蒙蔽理智,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方能真正护航孩子的“求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