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余国金)日前,在房县某中学会议室里,县检察院未检部门联合县公安局、学校,对6名该校初中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训诫谈话,并对他们的监护人进行了严肃的亲职教育。
2019年元月晚上的一天,6名初中生和1名社会人员聚集在房县某小区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期间小玲与社会人员胡某因“在场的人中谁最丑”这个问题引发口角,胡某便煽动在场的其他游戏参与者对小玲以扇耳光、扯头发等方式进行群殴,后小玲主动向家长电话联系,及时报警。县公安局接警后迅速邀请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提前介入,共同开展调查。经调查后得知,参与群殴小玲的人员除胡某是社会闲散人员之外,其他都还是初中在校生,6人年龄均在16周岁以下,且有2人未满14周岁。
未检检察官和公安民警立即找到被害人小玲的父母了解小玲的伤情和医治情况,得知小玲受的只是皮外伤,而且参与群殴的几名学生家长都表示愿意积极分担治疗费,小玲的父亲也坦言“涉案孩子大部分都还在上学,愿意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医疗费用较小也不必另行索要民事赔偿。”根据案件事实,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为避免对6名学生日后的升学、入伍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未检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6名学生进行不公开训诫教育。
训诫会上,房县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对6名学生的错误行为深入分析了心理动机、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监护人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和建议,希望家长改善教育方式,与孩子多沟通,共同帮助他们从不良的行为中得到反思,重新开启人生新篇章。一名学生母亲擦着眼角的泪水对我们说,“以前只觉得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爱,慢慢的发现跟孩子已经无话可说,父母当的失职,孩子教育的失败,也难怪孩子宁愿和社会人员交朋友和不愿跟我们交流。今天的亲职教育让我反思颇多,回去后我一定耐心的跟孩子沟通,和孩子一起重新学习共同进步。”“听完检察官阿姨的教育和警察叔叔的讲解,也听到了我妈妈的心里话,我知道了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和恶劣性,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今后我一定净化自己的朋友圈,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参与群殴小玲的学生小高也低下头作出了自己的忏悔。
“原来针对这样的孩子,就只能一放了之,现在检警在案发后的第一时间就组成协作,搭架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机制,针对这些触法少年进行训诫帮教,预防再犯,着实太有必要了。”“是啊,学生犯了错误就拜托学校
近年来,房县检察院主动延伸工作触角,不断扩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范围,将传统的事后帮教提前至犯罪发生前的临界预防,大胆探索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和再犯率的新举措。3月26日,县委政法委在我院牵头召开“在房县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和权益保护”推进会,联合法院、公安、司法、教育、民政等单位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共同开展亲职教育、法治宣传和帮扶帮教,积极践行有力度、有温度的亲职教育,促进亲子关系和谐,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让“祖国的花朵”在法治的阳光下悦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