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十堰市检察院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检察办案质效分析会,把脉全市检察业务质效,客观全面审视成绩和不足,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和原因,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少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检察院班子成员、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院案管办通报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检察业务态势。
“刑事检察第一季度受案数整体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要以更多精力开展诉讼监督工作、提升办案质效。”
“要以涉企执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等专项工作为抓手,推动监督从个案纠偏向系统治理升级。”
“第一季度案件质量总体平稳,要以高质量履职办案评价指标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确保各项检察业务在第一季度的良好开局基础上,持续向纵深发展。”
院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对分管领域的重点工作进行点评并提出具体要求。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就本部门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汇报。
刘少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第一季度检察业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短板需要高度重视、谋划补齐。 一要正确把握态势。数据与质效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既要紧盯数据态势、充分研判数据,也要注重业务数据反映的深层次问题,以规范专业的业务态势分析,精准掌握全市检察工作质量、效率、效果总体状况。 二要紧盯重点问题。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针对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中发现的短板弱项、空白点,各部门要主动担当,强化责任意识,推动问题整改,将“问题清单”转化为“质效清单”。 三要聚焦专项工作。坚持业务质效与专项工作“双轮驱动”,把专项工作要求融入日常办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资源共享,推动一体融合履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要强化数字赋能。要强化大数据思维,提升检察干警运用数据的能力和素养,让数据思维成为检察官办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进一步做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研发、应用,为新时代检察监督提供强劲支撑。